90后大學生遭遇的心理“陷阱”—廈門心理咨詢

核心提示:隨著今年九月份的開學鈴聲響起,被家長百般呵護、被社會普遍關注的90后,開始陸續(xù)進入大學校園。大學生活的自由和隨意,給了這些正在人生理想探索階段的小大人們提供了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同時也設置了一些陷阱。
一起來看看這些90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正面臨著哪些重要考驗呢?
陷阱一、對所學專業(yè)不感興趣
大學生對所學專業(yè)不敢興趣,不喜歡,缺乏學習興趣,因而情緒低落、煩躁的現象并不罕見。這種失落感和缺乏信心的態(tài)度,使一部分學生對大學期間的學習產生了厭煩和抵觸心理,成為影響90后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心理壓力。
陷阱二、無法適應大學生活
90后普遍嬌生慣養(yǎng),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在進入大學之前,都是學校里老師喜歡的好學生,家里父母的掌上明珠。而當他們面臨學業(yè)、生活、感情等方面的挫折時,一些人就會顯得無所適從,進而對生活失去信心,這些都會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
陷阱三、不擅處理人際交往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而人的心理適應主要體現在人際關系的適應上。大學校園里聚集了四面八方的學子,性格、背景、習慣各有不同,交往上如果處理不好,就容易使關系緊張,從而導致心理壓力,對一些性格內向的同學更是如此。這是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
陷阱四、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感問題
90后大學生普遍早熟,已具備了生物學所談到的求偶行為的各項條件。特別對于一些背景離鄉(xiāng)的學生來說,精神上的空虛和寂寞,形成了潛意識中對異性的強烈渴求。可由于缺乏經驗和處理戀愛問題的能力,常為感情糾葛而頭痛,于是焦慮、緊張、偏執(zhí)、憤怒就成為了戀愛的伴生品。
因失戀而出現抑郁和失眠問題的大學生并不是少數,嚴重者還會擅勝自殺等心理危機。情感問題是90后大學生心理健康所面臨的最大陷阱之一。
陷阱五、對就業(yè)和前途的憂慮
進入大學后,學生們逐漸由對理想的憧憬轉向對就業(yè)的現實。當前社會上不容樂觀的就業(yè)形勢,學長學姐們的就業(yè)困境,再加上自己畢業(yè)后的職業(yè)選擇問題,都需綜合考量。而在這個過程中,也經常會產生抑郁、焦慮等各種心理困擾。就業(yè)問題是90后大學生心理健康所面臨的最大陷阱之二。
編后語:大學生心理健康從小的方面講,是保持大學生自己身心健康、家庭和諧穩(wěn)定的重要方面。從大的方面來說,這些學子是中國未來的希望,即將充實社會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建設,因此他們的心智和價值觀念的去向,對整個社會的發(fā)展的影響也具有深遠意義。如果您有什么心理問題想要咨詢,聯(lián)系在線醫(yī)生可以免費獲得專業(y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