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的自我(下)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gòu):純粹的自我(下)
權(quán)威心理專家:著名心理學教授郭瀟贏
來來往往的思想是心理學所需的唯一思想者,可是,這些作者把事情擱在這里,說這個諸多暫現(xiàn)的思想的總和就是一切,他們把意識的統(tǒng)一性的某些比較深微的方面忽略過了。我們必須就轉(zhuǎn)到這個題目。
我們上文用的牛群的比喻可以幫助我們。讀者會記得牛之所以被收在一起,是因為牛主人看到每頭牛都有他的烙印。牛主人在這里代表我們一向認為“同一性”判斷的媒介的那個意識橫切面,或說那個思想的波動;烙印代表作這個判斷所根據(jù)的溫熱性與連 續(xù)性。就像有個牛群烙印一樣,也有個自我烙印。在這程度內(nèi),每個烙印是我們所以知 道某些事物屬于一起的標記或原因??墒羌偃缋佑∈沁@種屬于一起所以被知道的理由,那么,就牛群說,屬于一起又是恪印所以存在的理由。除非這頭牛屬于這個牛群主人,它不會打這個烙印。并不是因為這些牛打了烙印而 成為他的,乃是因為是他的,才打烙印。由是我們將各自我屬于一起這性質(zhì)認為只是被代表于后來一個思想波中的相屬性,好像把這件事的基礎(chǔ)撤掉,把牛群的一切特色中最 為特色的漏掉了;這一個特色,常識發(fā)現(xiàn)人格恒同現(xiàn)象也有;并且因為我們漏略了它,常 識不會輕易放過我們。為的是:常識堅持一切自我之統(tǒng)一性不只是根據(jù)事實看到的相似 或連續(xù)現(xiàn)象。常識確信這個統(tǒng)一性是指真正屬于一個真正的主人,屬于一個某種類的純 粹精神的實體。對于這個實體的關(guān)系,是使自我的各成分粘著在一起以備思想(如它們 實際粘著的情形)的原因。不管各頭牛是否帶同樣烙印,它們也不湊合在一起。每頭牛 都跟它偶然碰著的伴侶亂跑。牛群的統(tǒng)一性只是可能的,它的中心是理想的,就像物理 學的“重心”一樣,到了牧人或牛主人來了,才不然。他是真正的粘附的中心,一切牛都被 趕到這個中心,而且被它抓住。這些牛所以粘在一起,是由于各頭牛分別粘附于他。常 識堅持:恰恰同理,諸個自我必須有個真正的物主,不然,它們絕不會當真粘附成為一個“私人的意識”。對于通常的經(jīng)驗主義的關(guān)乎私人意識之解釋,這是一種很厲害的駁斥,因為通常的聯(lián)想主義將到此刻為止的次第相續(xù)的一切個別思想 與情感認為依一種神秘的方式,以自己的力量“合零星為整體”粘在一起,而融合成一道流。我們在本書第六章論心塵說之時所見的以為“有些事物可以無須媒介而 融合一起”之說所有的一切不可了解之點,都可以加在這個經(jīng)驗主義者對于人格恒同的說法。
可是,在我們自己的說法,這個媒介已經(jīng)完全指定,牧人就在那里,他不是所趕合的 東西之中的一個,而是高于一切這些東西的,即真正的,此刻臨觀的,回憶的,“判斷的思 想”,或說是思想流的認出同一性的“橫切面”。這個“判斷的思想”就是集合者,把它所檢 閱的過去事實有些認為己有,其余不認;因而弄成一種實現(xiàn)的,泊定的,而不只是 可能的統(tǒng)一性。要記得我們并不設(shè)法去演繹出或解釋這種思想波動以及它們的知識作 用之實在性,我們只是假定這些思想波,供作心理學家必須承認其存在的一種根本事實。
可是,這個假定雖然產(chǎn)生好多結(jié)果,但還不能滿足常識的一切要求。當事思想(暫且 把現(xiàn)在心態(tài)叫做當事思想。把各個過去事實互相聯(lián)系,又把它們與自己聯(lián)系起來,這樣 所得的統(tǒng)一性,在這個當事思想未來之先并不存在。這好像野牛受一個新來的拓殖者捕 得而初次被人所有。可是,在常識看來,這事的要點是:過去的思想始終不是野牛,它們 始終是有主的。當事思想并沒有捕捉它們,乃是當事思想一來,就發(fā)現(xiàn)它們已經(jīng)是它的了。假如當事思想與一個以往的主人沒有一種實在的同一性,不是像我們 所說的僅僅連續(xù)或相似,而是真正單一性;這怎么可能呢?事實上,常識要逼我們承認有
?
個“首席自我,,(Arch-Ego,我們暫且可用此稱),統(tǒng)制整個思想流以及表現(xiàn)于其中的一切 自我,作為這些自我相聯(lián)合的永遠同一而不變的精素。我們以后會見到形而上學的“靈魂,,和康德哲學的“超驗自我”只是想要滿足常識的這個迫切的要求之企圖。可是至少暫 時我們無須有任何這種假設(shè),還可以表示常識所執(zhí)為有的那個永遠不斷地有主人的樣態(tài)。
因為假如當事思想(即此刻判斷的思想)并不是依任何方式與過去自我的前主人在 實質(zhì)上或超驗地同一,而只是承繼它的所有權(quán),因而作為它現(xiàn)在的合法代表,那就怎么樣呢?假如當事思想的產(chǎn)生與其他主人的死亡剛剛同時,那就是它一見到過去自我,就發(fā) 現(xiàn)這過去自我已經(jīng)是它自己所有的,所以這個過去自我始終不曾是“野”(無主)的,乃是總為一個永遠不絕的所有權(quán)所占有。我們可以想象一長串的牛主人由原來所有權(quán)遺贈相傳而先后迅速相繼占有同一群牛。難道一個集團的自我的所有權(quán)不可以按一種同類 的方式由一個當事思想傳到另一個當事思想嗎?
像這樣的一種傳授實際存在,這是一件明白的意識上的事實。識知的意識之每一波 動,每個當事思想,消滅去而由另一個當事思想取而代之。那另一個思想所知道的事情之中,有一個是在它自己前頭的思想,并且依我們剛形容過的方式;覺得那前一思想是 “溫熱的”,對之招呼說:“你是我的,并且與我都是同一自我的部分”。每個后來的當事思 想,因其這樣知道并包括先現(xiàn)的諸多當事思想,是包含那些先現(xiàn)思想所含的一切內(nèi)容的最后容納器,并且因其占有那些先現(xiàn)思想,是占有那些思想所有的一切事件的最后占有 者。這樣,每個當事思想一出生就是個占有者,一死就被占有,將它所體會為它的自我的任何事物都遺傳給它自己的后來主人。像康德說的,這是好像許多有彈性的球不僅有運 動而且知覺這個運動,并且第一個球?qū)⑺倪\動和它的意識傳給第二個球,這第二個球?qū)⑦@兩件收到它自己的意識內(nèi)而又傳授這兩件給第三個球,最后的球就收住其他的球所收住的一切事物而體會這一切為己有。新生的思想有這樣立刻吸收剛過去的思想而“作 為它的繼嗣,,之妙技;這個妙技就是占有自我的大多數(shù)較遠成分之基礎(chǔ)。誰占有最后自 我,他也占有最后以前的自我;因為占有了占有者就也占有了這個占有者所占有的。
要從人格恒同這件事內(nèi)發(fā)現(xiàn)為上文略說所未含有的任何可以證實的特點,這是不可 能的。我們?nèi)f不能想象任何種超越知識的,非現(xiàn)象的首席自我(如其存在)除了產(chǎn)生如上文所說的那么一道思想流以外,能夠把事情弄成任何別樣結(jié)果,或能夠在時間上由任何 別種效果被認識;這思想流的性質(zhì)是:它的每個“橫切面”認識一切在它之先的“橫切面”,認識了就擁抱它,收納它為一家人,由是它就充作整個過去思想流的代表;并且它同樣收納這個思想流的任何部分所已收納的對象,這種充代表和這種收納是完全明白的現(xiàn)象上 的關(guān)系。認識別一個當事思想以及那別個思想的對象而占有這別個思想和它所占有的 對象之當事思想,還是與那別個當事思想完全不同的現(xiàn)象;它也許很不像那別個思想;它 也在空間上與時間上與之遠隔。
只有一點不明了的,就是占有作用自身。在列舉自我的各成分與它們彼此的競爭之 時,我已經(jīng)必須用“占有”這個名詞。并且靈敏的讀者聽說一個成分會被拋棄而不認為己有而另一成分會被抱定而受收納,大概當時就見到除非這些成分是在另一事物的手里的東西,這個話就是無意義的。一件事物不能占有它自己:它就是它自己;并 且它更不能否認它自己為己有。必須有個占有和否認為己有的事主;可是這個事主,我們已經(jīng)指名過。它就是認識各個“成分”的當事思想。那個當事思想是抉擇的和識知的媒介;它所作的抉擇之中有它“自己”的這些占有,或否認。但是當事思想始終不是它自 己手里的對象,它始終不占有它自己或不認它自己為己有。它占有別的給它自己,它是真正的粘附中心,是成鎖鏈的過去自我掛上而擺動的吊鉤,這個鉤牢釘在現(xiàn)在時間之中(只有現(xiàn)在被認為實在的),因而使這條鎖鏈不僅是理想的對象。立刻這個鉤要 帶著它所帶的一切沒入過去之中,到此時就被在新的現(xiàn)在之中的一個新的當事思想認為 對象而占有之,這個新的思想就以次作為活鉤。由是,現(xiàn)在剎那的意識,正如霍奇森所說 的,是整個系列中最暗昧的。它也許覺得它自己的直接存在(雖然極難用直接內(nèi)省證明 這件事實,但我們一向承認這事的可能),可是在它未死亡之前,絕沒有關(guān)于它的什么事可以被知道。因此,它的占有,與其說給它自己,不如說給它現(xiàn)在的對象的最親切地被覺得的部分,即身體以及中樞的調(diào)整(那是伴思想作用而起的,位于頭部內(nèi))。這些是我們的人格恒同性的真正核心,并且是因為這些的實際存在,被認為一件實實在在的眼前事實,才使我們說“那些過去事實是我自己的部分,就像我存在這件 事那樣靠得住”。這些是自我的有代表的部分被吸收進,被粘附上,被織結(jié)上的中心;并且縱使當事思想在進行思想之時完全不意識到它自身,它現(xiàn)在對象的這些“溫熱”部分也可以作為人格恒同之意識所依據(jù)的堅固根據(jù)地。由是,這種意識,就其為心理學的事實 看,只需假定一個事主,可以無須假定此外的任何其他事主,也可以加以詳盡的描寫—— 這個事主就是先后相繼的稍縱即逝的思想,具有占有與排棄的功能的:這些思想之中有些能夠認識并占有或排棄已被其余分子認識并占有或排棄的對象。
?
共有三個波動,每個波動將會是與其他波動不同的一個什么;可是乙會認識甲而收納 它,丙會認識甲與乙而收納它們。同一個腦部,每件經(jīng)驗在經(jīng)歷之時遺留其痕跡于它的上面的,這個腦部的三個先后相繼的狀態(tài),很可以發(fā)生彼此有剛剛這樣分別的思想。
所以暫現(xiàn)的當事思想似乎就是思想者;雖然也許其背后有另一個非現(xiàn)象的思想者, 到此刻為止,似乎我們不需要這種思想者來表示這些事實。可是我們不能夠?qū)τ谒?,明確地打定我們的主意,必須等到我們聽過歷史上經(jīng)人用以證明他的實任之理由以后,才可以確定我們對他的看法。
咨詢熱線:0592—5515516
課程電話:15305020431
官方網(wǎng)站:http://m.99yu99.com.cn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xmxlys
企業(yè)微博: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gòu)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guān)委大廈1108室
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gòu)(尊重您的個人私密,使隱私權(quán)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