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松管理班級的心理效應(yīng)(下)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gòu):輕松管理班級的心理效應(yīng)(下)
六、保齡球效應(yīng)——多褒少貶
兩名保齡球教練分別訓(xùn)練各自的隊員。他們的隊員都是一球打倒了7只瓶。教練甲對自己的隊員說:“很好!打到了7只?!彼年爢T聽了教練的贊揚很受鼓舞,心里想,下次一定再加把勁,把剩下的3只也打倒。教練乙則對他的隊員說:“怎么搞的!還有3只沒打倒。”隊員聽了教練的指責,心里很不服氣,暗想,你咋就看不見我已經(jīng)打倒的那7只。結(jié)果,教練甲訓(xùn)練的隊員成績不斷上升,教練乙訓(xùn)練的隊員打得一次不如一次。保齡球效應(yīng)告訴我們,贊賞和批評其收效有多么大的差異。其實,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贊賞,是每一個人的正常心理需要。而面對指責時,不自覺的為自己辯護,也是正常的心理防衛(wèi)機制。
美國鋼鐵大王安祖·卡耐基選拔的第一任總裁查爾斯·史考伯說,“再也沒有比上司的批評更能抹殺一個人的雄心?!屹澇晒膭顒e人工作。因此我急于稱贊,而討厭挑錯。如果我喜歡什么的話,就是我誠于嘉許,寬于稱道?!边@就是史考伯做法。心理學家研究證明,積極鼓勵和消極鼓勵之間具有不對稱性。受過處罰的人不會簡單地減少做壞事的心思,充其量,不過是學會了如何逃避處罰而已。所以,德育工作者要善于運用好贊賞的技巧,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被球擊倒的那7只瓶”上,而不是忘不了“沒擊倒的那3只”。比如,有的學生做錯了事,向教師坦白承認錯誤,教師不必再為學生的錯誤而責罰學生;而應(yīng)看到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愿意聽取教師意見來改正錯誤的一面,對學生的舉動表示贊賞;當一個學生第一天遲到30分鐘。第二天,又遲到了28分鐘時,老師如果因為他的遲到比昨天少2分鐘而肯定他的進步,相信微不足道的2分鐘一定會促進學生的轉(zhuǎn)變,第三天他必然不會讓老師失望。只要換一個角度,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點,“誠于嘉許,寬于稱道”,德育就會收到神奇的效力。
七、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yīng)——變堵為疏
對愛情展開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發(fā)現(xiàn),就是確認了當出現(xiàn)干擾戀愛雙方愛情關(guān)系的外在力量時,戀愛的雙方的情感反而會加強,戀愛關(guān)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心理學上,借名于莎士比亞悲劇名著《羅密歐與朱麗葉》,稱這種現(xiàn)象為“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yīng)”。
生活中常常發(fā)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如果人們的選擇是自愿的,人們會傾向于增加對所選擇對象的喜歡程度。而當選擇是強迫的時候,人們會降低對所選擇對象的好感。因此,當強迫人們做出某種選擇時,人們對這種選擇會產(chǎn)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這種心態(tài)會促使人們做出相反的選擇,并實際上增加對自己所選擇的對象的喜歡。比如,一個小孩子把手停在一張畫上,他的媽媽大聲喊到:千萬不要把畫撕壞了!結(jié)果,媽媽話音剛落,畫便應(yīng)聲而壞。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yīng)對德育的啟示是,變堵為疏,才能避免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善疏則通,能導(dǎo)必安??朔_密歐與朱麗葉效應(yīng),當孩子把手放到畫上時,微笑著對他說:“瞧,寶寶能幫媽媽貼畫了?!苯Y(jié)果,你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孩子如你所愿的把畫貼到了墻上。
八、“籃球架效應(yīng)”——適度要求
如果籃球架有兩層樓那樣高,那么對著兩層樓高的籃球架子,幾乎誰也別想把球投進籃圈,也就不會有人犯傻了;如果籃球架跟一個人差不多高,隨便誰不費多少力氣便能“百發(fā)百中”,大家也會覺得沒啥意思。正是由于現(xiàn)在這個跳一跳,夠得著的高度,才使得籃球成為一個世界性的體育項目,引得無數(shù)體育健兒奮爭不已,也讓許許多多的愛好者樂此不疲?;@球架子的高度啟示我們,一個“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最有吸引力,對于這樣的目標,人們才會以高度的熱情去追求。
籃球架效應(yīng)對德育的啟示是,我們給學生樹立的目標一要讓學生力所能及;二是要不斷提高。也就是說,既要讓學生有機會體驗到成功的欣慰,不至于望著高不可攀的“果子”而失望,又不要讓學生毫不費力地輕易摘到“果子”。只有不斷給學生定出一個“籃球架子”那么高的目標,讓大家都能“跳一跳,夠得著”,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具體地說,要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我們必須要全面分析學生的各個方面的情況,注意教育目標的可行性、合理性。在制定目標時,一定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水平和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的子目標要與學生心理發(fā)展水平處于同一層次,使學生通過努力就可以達到,讓學生“跳一跳,摘到蘋果”。
第二、我們要注意教育目標的層次性和具體性。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德育也要落實因材施教的原則,必須分析不同層次學生現(xiàn)有的發(fā)展水平,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層次的、具體的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進一步增強前進的信心。如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一下子不宜對他們提出過高的要求,而是先提出一個只要比過去有進步的小要求,當學生達到這個要求后再通過鼓勵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學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并力求達到。
九、米格-25效應(yīng) ——整體優(yōu)化
前蘇聯(lián)研制的米格-25噴氣式戰(zhàn)斗機的許多零部件與美國的相比都落后,但因設(shè)計者考慮了整體性能,故能在升降、速度、應(yīng)急反應(yīng)等方面成為當時世界一流。米格-25效應(yīng)說明所謂最佳整體,乃是個體的最佳組合。
有位老師了解到班里潛伏著一股對衛(wèi)生值日勞動厭惡和抵觸的情緒,個別學生甚至當值時缺勤、早退。同時,教師也接受到來自班組學生群體對這種不良行為的不滿和批評的信息反饋。于是,教師通過班會課與學生一起明確值日勞動的職責及其意義,引導(dǎo)學生在班墻報和班會課上開展“勞動觀念和集體主義精神”專題討論,從人格品德和人生價值觀的層面去看待值日勞動的思想意義,使“勞動光榮”的心理追求成為班級教育活動中的一種主流心理狀態(tài);使群體輿論趨向?qū)Σ涣夹袨榈呐懦馀c抵制,原來曾逃避值日勞動的學生厭惡和抵觸勞動的情緒受到了群體的批評和制約,在教師的正面導(dǎo)向和群體意識的的壓力下,這些同學輕視值日勞動的行為得到了及時的修正。他們一改從前的懶散作風,積極主動做好值日勞動,精神面貌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由此可見,對學生個體某些不良行為、不恰當?shù)那榫w宣泄,僅靠教師簡單的“金剛怒目”式的警示和懲罰,其效果是很有限的,而且容易流于表面化而失去教育意義,甚或由于處理不當,會造成師生間的隔閡和摩擦。若教師能從心理認識的角度掌握教育的“火候”,充分發(fā)揮班集體的教育功能,那么,教育效果就一定會大很多。
心理學理論認為,在一個集體中,每個人都不愿意自己被孤立,而會盡力使自己趨同于群體融合于群體。集體共同目標和集體榮譽對個體起著制約和規(guī)范作用。學生群體給自己提出的生活方向和學習目標,會激發(fā)學生個體對集體榮譽和集體行為模式的歸屬的愿望。對群體中個體成員的心理和行為起著微妙的感染陶冶作用,形成對學生個體的心理激勵。而學生個體的心理體驗和情緒宣泄,也會受到群體行為模式的影響和同化。學生個體間的交流、模仿又能喚起各自積極的思想震動,因而促使學生個體對自身思想與行為的自覺監(jiān)督、調(diào)節(jié)。所以說,建設(shè)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開展健康有益的集體活動對德育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這就是米格-25效應(yīng) 給我們的啟示。
十、責任分散效應(yīng)——喚醒自我
心理學家通過大量的實驗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不同場合下,人們對責任的意識導(dǎo)致他的行為是不同的。當一個人面對任務(wù)時,他會清醒認識到他的責任并勇于承擔,而如果有許多人面對的話,責任就由大家分擔,造成責任分散,產(chǎn)生一種“我不去做,由別人去做”的心理或“看別人會不會做”的觀望心理。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具有主動性,人在改造客觀世界中不斷改造自己。長期以來,我們的德育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從社會出發(fā),從教育者的主觀愿望出發(fā)。因此,學生作為接受教育的客體,實際上是處于被動的、受教育的地位,而不是被當作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來對待,因而沒有自我,沒有主體意識,沒有完整的精神。
現(xiàn)代建構(gòu)主義教育理論認為:一切教育活動的前提,是學生必須進入、存在于教育的世界中,并讓教育世界成為人創(chuàng)造有意義的”生活世界”。根據(jù)這一理論,我們應(yīng)改變用抽象的、無生命的規(guī)章、教條教育學生的方式,讓學生主體從形式上的參與變?yōu)閷嵸|(zhì)上的參與,使他們”獲得”、”反思”、”設(shè)計”,不斷地進行自我否定與自我生成,鍛煉他們自辨是非善惡、自主正確選擇價值和行為的能力;在生活里學會自我修養(yǎng),在思想道德上不斷調(diào)控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和創(chuàng)新自我,從而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所以,在德育過程中,教師應(yīng)該切忌事事包辦,而要大膽放權(quán),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dǎo)作用,喚醒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使學生在自我約制、自我激勵和自我調(diào)節(jié)中達到自我教育、自我改善的目的,讓學生成為自我教育的主人。比如:打破班干部任用終身制,采用班干部輪換制,聘用一日班長和一日班主任的方法,為每個學生提供均等的機會,增強每個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避免“責任分散效應(yīng)”產(chǎn)生的后果,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人人明責任,個個擔風險。或者在開展集體活動時,采用一人為主,多人協(xié)作的專項任務(wù)承包制,做到分工協(xié)作、責任上肩和風險共擔等等。
關(guān)注心靈健康(預(yù)約) 0592—5515516
關(guān)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dǎo))15305020431
心理健康:http://www.xmxljg.cn
心理輔導(dǎo):http://weibo.com/fjxlzx/
心理治療:http://blog.sina.com.cn/xmxlys
企業(yè)微博: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gòu)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guān)委大廈1108室
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gòu)(尊重您的個人私密,使隱私權(quán)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