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誠實回應孩子的需求?

135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如何誠實回應孩子的需求?

 

近年來觀察到一個現象,關于父母在執(zhí)行親職角色上的困難,有一部分是在響應孩子的需求?,F在的父母許多都是成長于權威教養(yǎng)的年代,不希望再用打罵教育對待自己的孩子,已經走向愛的教育的教養(yǎng)方式。不過,我也觀察到現在有一些父母,為了讓孩子感受到更民主、更開放、更沒有壓力的教養(yǎng)方式,也因少子化關系,對于孩子呵護備至。因此,在教養(yǎng)時出現幾乎完全「放任」、沒有界限的作法。只要孩子一吵或一鬧,什么事情都順著孩子,完全失去父母的角色和立場,更別說能表達父母角色內的感受,用一個現象的來比喻,早期的教養(yǎng)在鐘擺的一個極端(極嚴),而現代的教養(yǎng),則沖過頭的擺到了另一個極端(極松)。在失去界限的親子關系,其中一個可能性是父母在面對孩子較大情緒反應時,出現了不知所措的現象,為了安撫孩子的情緒,父母只能節(jié)節(jié)敗退,甚至是完全的「棄守」。相對的,孩子因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感受到這樣的「方式」(即大鬧情緒)有用,因此每當有需求或不滿足時,就用這樣的方法,試圖在親子關系中獲得主導權。父母也在這樣接連出現的互動序列中,逐漸地來到了一個「弱勢」的位置,形成了親子關系和角色上的錯置?;蛟S我們以為,這樣孩子是「得益」的一方,但在孩子還沒發(fā)展出自主判斷或決定能力之前,這樣錯置的關系,只會讓孩子表面「獲勝」,但內在卻可能是困惑和混淆的。每個人都有需求存在,當然孩子也不例外,與小孩相較,大人可能會因為「現實感」(即能夠評價現實條件、需求等),而克制或調整了我們某些需求,但許多孩子還沒有發(fā)展出這樣的能力,因此當他們有需求時,通常就會「立即」發(fā)出,并試圖用各種方法想要「馬上」?jié)M足,這時候身為大人的我們,有以下幾個部份可以做。

 

一、同理接納需求

 

基于每個人都會有需求,孩子只是比較直接的反應而已,有需求并沒有錯,所以我們可以透過同理接納的方式,讓孩子知道他是可以有需求的,而且我們也聽見了。我們可能會說「你好想要這個玩具」、「你很生氣,想要弄壞這個玩具」、「我知道你現在玩得好高興,不想停下來,不過…」。透過同理,通常會讓孩子覺得情緒被理解,而可能出現較為平緩的反應。

 

二、協(xié)助需求評價

 

接續(xù)我們需要協(xié)助孩子,覺察并評價自己的需求,這可能包含需求的必要性(如孩子年紀、使用頻率等)、滿足這個需求的限制(如經濟或使用能力、生活規(guī)范等),我們可能會告訴孩子「這個玩具是給比較大孩子玩的」、「玩具是拿來玩的,不是拿來丟地上的」。

 

三、發(fā)展?jié)M足計劃

 

透過覺察與評價,或許孩子已經更清楚他的需求為何?是否需要立即滿足?或自己是否有能力滿足?接著就可以與孩子討論,如何透過某些方式或進一步的計劃,來滿足自己的需求。我們可能會跟孩子這樣說「你要不要看看是否有其他類似的玩具,可以讓你玩,或是你要等長大一點再來買這個玩具」、「如果你很生氣想丟東西,你可以選擇丟這個塑料球或抱枕」、「你急著要弟弟手上的玩具,先等一下,讓弟弟先玩,你先玩別的玩具,或是拿別的玩具問弟弟愿不愿意交換」。透過如上的幾個步驟,我們要傳達給孩子的是「你可以有感受或情緒,也可以表達出來,不過不是每件事,都能照我們的想要的去做,因此你可能需要調整需求或用別的方式滿足需求」,又如我先前提過的,孩子的情緒是可以被接納與同理的,但行為還是需要有界限?,F在的父母真的不容易,不僅要顧及孩子的內在情緒、又要響應孩子的外在行為或需求。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http://m.99yu99.com.cn

心理健康網:?http://xmxljg.com

企業(yè)微博網:?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尊重您的個人私密,使隱私權得到充分的保障)

 


?相關文章

時間 : 2019-02-21
標簽 : ,,,,,,,,,,,,,,,,,,,,,,,,,,,,,,,,,,,
分類 : F 青少年心理,G 學習力提升
評論 : 0條

= 14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