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熊孩子瞬間變乖的方法

149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讓熊孩子瞬間變乖的方法

 

我們可以發(fā)現一個有趣的事實:熊孩子的主力軍,大多集中在幼兒園到小學中低年級這個年齡段;有人甚至戲稱,這個年齡的熊孩子是“熊孩子中的戰(zhàn)斗機”。為什么這個年齡的孩子格外具有殺傷力?熊孩子的“熊”到底反映了什么問題?

 

第一點:雖然一百個熊孩子有一百件不同的英雄事跡,它們之中卻存在著一些共同的元素。首先是自我中心——熊孩子大多將焦點放在自己身上,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很少從他人的角度考慮,也很少顧及自己的行為會對他人產生怎樣的影響。實際上,根據發(fā)展心理學家皮亞杰的觀點,自我中心正是兒童最重要的心理特點之一。他通過著名的“三山實驗”得出結論,認為兒童直到7-12歲才有從他人的視角看待世界的能力。后來的一些實驗表明,皮亞杰可能低估了兒童在這方面的發(fā)展進程;但不管怎樣,這些實驗至少說明,從他人視角看待世界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逐漸發(fā)展出來的。兒童往往過度地關注自身,不能很好地從他人角度考慮,這是熊孩子的之所以“熊”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二點:熊孩子“熊”的另一個原因是自我控制能力的相對缺乏。作為成年人,我們都懂得根據所處的環(huán)境調整自己的行為,抑制不合時宜的內心沖動,這是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對于熊孩子來說,如果看到某件自己想要的東西,或是有機會做出某種令自己快樂的行為,他們往往不愿意等待或者忍耐,而是希望立即獲得滿足。這種自我控制能力也有一個發(fā)展的過程。曾有研究者給各個年齡段的兒童兩個選擇,或者立刻得到少量的零食,或者在等待一天后得到一大包零食,結果發(fā)現在6-8歲的兒童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愿意抵御眼前的誘惑,等待未來更多的獎勵;在9-11歲的兒童中,選擇等待的比例上升到了一半;12-15歲的兒童則幾乎全部選擇了等待。小孩子在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時,就更有可能受到內心沖動的驅使,表現出各種“熊”的行為。

 

第三點:熊孩子之所以“熊”,第三個原因是尚未掌握在特定場合下應該如何表現的社會規(guī)范。人類社會充斥著各種成文或不成文的行為規(guī)范,比如“在別人家做客不要亂動東西”、“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它們規(guī)定了我們在某些場合下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經過社會化的洗禮,我們對于這些規(guī)范早已爛熟于心,會在相應的場合里自覺調整自己的行為。但是,社會化并非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需要不斷地學習和試錯,并且貫穿一生。小孩子的社會化程度相對較低,沒有習得相應的行為規(guī)范,當他們的行為打破了這些規(guī)范時,就會給我們“熊”的感覺。

 

綜上所述,熊孩子之所以“熊”,是因為他們的心智和社會發(fā)展水平尚未達到“正常”社會生活的標準,所以表現出了各種不合時宜的行為。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幼兒園到小學中低年級的孩子會成為“熊孩子的戰(zhàn)斗機”——年齡更小的孩子沒有足夠的行動能力,年齡更大的孩子心智發(fā)展已經較為成熟,社會化程度較高;只有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有能力對外界產生足夠的影響,但心理上的成熟度較低,尚不足駕馭這種行動力,所以能爆發(fā)出驚人的戰(zhàn)斗力。

 

許多研究表明,過度放任和過度嚴苛都不是最好的教養(yǎng)方式,更好的做法是在二者之間取得平衡,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和自由,同時也設立明確的界線,當孩子越界時做出公正的懲罰,并解釋清楚背后的原因。這樣的教養(yǎng)方式可以促進孩子的心智和社會發(fā)展,幫助他們成為獨立而自主的人。以下總結了六點,各位家長可以參考學習一下。

 

1.弄清意圖

 

對于熊孩子的教育,首先搞清楚孩子為什么這么做?行為本身不是重點,他們可能只是通過行為傳達某些觀點。搞清楚動機,才能更好地教育。

 

2.學會溝通

 

父母應該暗自多多留心孩子的行為,一旦發(fā)現有好的行為習慣及時給與表揚,現在的孩子早熟,與孩子溝通要真誠表現出足夠的尊重,千萬不要有“他是小孩子的念頭”。行為上可以兒童化,交談一定要生活化,跟身邊的人怎么交談就可以用什么樣的語氣去跟孩子交談。這樣他能感覺到你的尊重,把他當成成人看待,容易促使孩子形成自覺和自主的個性,也就是乖孩子中的“小大人”。當孩子有模仿大人的行為時,不要驚嚇或制止,同樣可以當成家中最親切的成人去對待去評價。這樣更有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長。

 

3.言傳身教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身上很多隱性的優(yōu)缺點都在無形的影響的孩子,如果奪取鼓勵孩子勇敢、獨立、自主的去面對這個世界,可以大大的減少父母缺點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只有培養(yǎng)孩子勇敢的去面對世界,有責任感,有擔當,未來孩子的人生只會充滿陽光和成功。

 

4.習慣養(yǎng)成

 

孩子不需要太聰明,太鋒芒畢露,關鍵是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不要輕易養(yǎng)成一個壞習慣,否則你會發(fā)現,糾正一個壞習慣的時間會是2倍、3倍于養(yǎng)成習慣的時間。不要因為眼前的利益妥協,隨便就給孩子引入新的不良習慣,比如因為孩子不吃飯,就開電視讓孩子看,來達到多喂幾口飯的目的。

 

5.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習慣換位思考。當你發(fā)現有些真話說出來可能會效果不好時,那就要注意說話的技巧,寧可說一半,說得外交辭令些,也不要說假話。說孩子聽得懂的話。習慣于講道理的媽媽要說得簡潔明了。

 

6.切忌諷刺

 

孩子切不可打罵,更不可對孩子能用侮辱諷刺的語言。教孩子懂得付出和回報是雙向的,學會感恩。實際上,讓人煩惱的“熊孩子”也具有膽大、勇敢、創(chuàng)造力強等優(yōu)點。因此,只要社會給予“熊孩子”多一點關心,家長對“熊孩子”進行更多更正確的教育,“熊孩子”們將來可能會成為更加優(yōu)秀和成功的人。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http://m.99yu99.com.cn

心理健康網:?http://xmxljg.com

企業(yè)微博網:?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尊重您的個人私密,使隱私權得到充分的保障)

 


?相關文章

時間 : 2019-03-02
標簽 : ,,,,,,,,,,,,,,,,,,,,,,,,,,,,,,,,,,,
分類 : F 青少年心理,G 學習力提升
評論 : 0條

= 10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