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不會實現怎么辦(上)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夢想不會實現怎么辦(上)
你現在在多大程度上實現著自己兒時的夢想?
我小的時候有好多夢想,有些實現了,有些沒有實現,還有些我現在做的事情是小時候的自己做夢也想不到的。小學的時候我只想當偶像劇女主角,被全班最帥的男生喜歡,然后一起叛逆——可惜這件事從來都沒有發(fā)生;初中時我喜歡天體物理,我買了天文望遠鏡,看了霍金的時間簡史,然后想成為霍金那樣的人??上业搅烁咧芯妥兂闪丝纯纯苹檬澜绲乃疁剩桓咧袝r我想過既然我很喜歡動畫,那我要不要成為一名美術生——老師說成績好就不要學美術了(老師是有多歧視美術生?。?。生命是一條你永遠無法預測的軌道。這些夢想現在幾乎都離我很遠,但它們還是在我身上留下了足跡?,F在我正在學著如何成為一名插畫師,這肯定與我一直以來對色彩和人物繪畫的熱愛是分不開的。但是我也在想:現在的我,還會夢想著成為一名職業(yè)的藝術家嗎?我想大概不會了。因為我清楚地明白最能給予我意義感和快樂的,不是僅僅成為一個藝術家。同時我也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局限,那些我花了數小時畫的東西,也許還不及另一個人寥寥數筆的勾勒,而我的確也沒有時間每天投入地精雕細琢自己的繪畫技巧。我只能用我有限的時間,表達我想描繪的東西。今天我想邀請你一起探討直面生命中所有失去和失落,然后抱著對生命的謙卑和臣服去生活的第二部分: 失落的夢想。
1 失落的夢想直面生命的局限
生命中的失落,指的是真的有些夢想,我們意識到,因為自己的局限可能真的無法完成。歐文亞隆在自己的小說里不止一次提到他的來訪者的職業(yè),其中好像有起碼兩位都是芭蕾舞演員,卻都因為自己的身體疾病,不得不在很年輕的時候放棄對自己像生命般重要的芭蕾舞事業(yè)。歐文亞隆在《一日浮生》這部小說里也講了一位遇到“寫作瓶頸”,在自己20歲的時候就想寫一部關于尼采的小說,卻在年過八旬都沒有任何進展的來訪者。讀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也覺得錯愕:到底是要去欣賞這位老人的執(zhí)著,還是為他在毫無進展中蹉跎自己的生命而扼腕嘆息?多年前我還在讀土木研究生的時候,就一直執(zhí)著地想要去美國讀心理學博士,可是我一直沒有去成。我曾經有一年多的時間都在教托??荚?,它跟土木或者心理學都沒有任何相關。我還記得自己大學和研究生時的死黨略帶諷刺地說我:“我覺得你很可能就一直教英語了?!保ㄋ约阂膊幌矚g土木,但是還是讀到了博士畢業(yè)。)但是我知道我不可能一直教英文,因為我的全部天賦,熱情,才華和意義在教英文這件事情上得不到充分的表達。最后我還是如愿以償地學了心理學,走上了這條我真正喜歡的道路。并且更有趣的是,我現在并不那么急著想去美國,因為我發(fā)現我并不是真的喜歡做心理學實驗或者搞科研,而是更喜歡可以真正幫助到別人的團體和個案咨詢。我想有機會我還是會去美國,但僅僅是為了看看不一樣的文化和世界,而不是像當初想的那樣:擠進最頂尖的學術殿堂。我在想,如果一個人真的可以直面她的失去和局限,她會有什么不同?我想那會是一份坦然。他會發(fā)現,原來自己“失去”和“錯過”的很多夢想,其實有些是一時興起的幻想,有些并不能充分表達自己全部意義、熱情和天賦,有些因為身體或者其他客觀的原因無法從事,有些則是在生命發(fā)生重大轉變后自然變得沒那么重要的事情(比如一位從前想當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CEO, 生了一個患有自閉癥的孩子之后轉而開始關心所有自閉癥兒童的母親)。是的,很多夢想我們不會實現。但是這種直面生命局限的態(tài)度并不是悲觀,相反,它是在我們有了更加清晰的自我認知以后,能夠成熟面對失去和放棄的一種態(tài)度。
順從自己的心更順從生命的偶然
你會聽到很多名人做演講時說follow your heart(跟隨你的心),我自己也在2009年的時候深受喬布斯的鼓舞,決定跟隨自己的心和直覺去生活。但是很多人都忘了提到, 跟隨自己心意可能還不夠,我們還需要順應生命的偶然和不確定性。
什么是生命的偶然和不確定性?
Malcom Gladwell在他那本著名的《Outliers》中有個特別有趣的發(fā)現。從前我們討論成功,更多的是談天賦和個人努力,但是Gladwell卻在他的書中通過非常有趣的研究和數據告訴我們: 你出生的時間或者地點都會深深影響你的成功和命運。Gladwell甚至用他的數據推測出:如果你要成為比爾蓋茨或者喬布斯那樣的IT巨頭,你必須出生在1954到1955年之間。Gladwell在書中借用Microsoft的一名高管的話解釋道:“1975年是個人電腦革命的春天,如果你在那時已經太老了,也許你早就已經在IBM找了一份工作,而一旦你在IBM有了一份工作,你就很難向著新世界轉變了。你在一個數億美元的大公司工作,有著不錯的薪水,你就會想“為什么要因為那些小破電腦而毀了自己的前途呢?”所以Gladwell推測在1952之前出生的人都不太有希望了。同時你也不能太年輕,你需要在1975這個時間剛剛好邁入事業(yè)的起點,所以你不希望在1975年自己都還只是個中學生,所以Gladwell又排除了1958年之后出生的人。所以最理想的年齡是你足夠大,能夠趕上這場1975年的革命,卻又足夠年輕,不至于錯過它。最后,Gladwell得出結論,這個人最好是在1975年時恰好是20,21歲這個年紀,也就是出生在1954到1955年之間。有趣的是,比爾蓋茨的出生時間是1955年10月28號,保羅艾倫(微軟的聯合創(chuàng)始人)的出生時間是1953年1月21號,史蒂夫·鮑爾默(蘋果公司聯合創(chuàng)始人)的出生時間是1956年3月24號,喬布斯的出生時間是1955年2月24號,埃里克·施密特(谷歌前CEO)的出生時間是1955年4月27號……
鄭重的聲明:本網站中轉載的一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http://m.99yu99.com.cn
企業(yè)微博網:?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