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該如何做選擇?

109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人生該如何做選擇?

 

經(jīng)常有人開玩笑,說心理咨詢像是現(xiàn)代宗教。確實,宗教和心理咨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在西方,人們遇到了內(nèi)心的不安,就會去向教士懺悔?!拔以谛睦锪R了我媽媽”、“我偷偷殺死了鄰居家的貓”,教士就會代表上帝傾聽,并說“上帝會原諒你的”。只要把宗教背景換成科學背景,這幾乎就是心理咨詢的雛形了。在中國,人們也會去廟里燒香拜佛,求簽問卦。求簽問卦通常是在人們遇到重大轉(zhuǎn)變的時刻:該不該換個工作、該分手還是結(jié)婚、此去前途是兇是吉?人們虔誠地跪拜菩薩、搖動簽盒,半信半疑地請人解讀簽文。各地的簽文都不一樣,有些是簡單的“上簽”“中簽”“下簽”,沒什么技術(shù)含量。有些是兩句對偶的簽文,對應著一個故事,高深莫測,需要旁邊那個留山羊胡子、帶厚厚眼鏡的男人,一邊翻一本老舊發(fā)黃的書,一邊唾沫橫飛地像你講解。簽文的故事明明是來自古代的(通常取材于演義小說),但卻被相信透露了你未來的信息。我在學校做心理咨詢師的時候,經(jīng)常有一些學生來找我,他們焦慮的神情就仿佛是一個香客到廟里求簽問卦的,而我隱隱被當作了那個解簽人。

 

“老師,我現(xiàn)在面臨人生的一個重大選擇,我不知道該怎么選,我想聽聽你的意見。”重大的人生選擇當然不會是午飯吃什么哪里吃。大學里的重大選擇,一般就是該出國、考研還是工作。對于一些學生,這個困惑從大一進校就開始了,對于另一些學生,這個困惑要從他們真的接到了某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再像收集撲克牌般收集了滿手的offer后才開始。該出國、考研還是工作呢?你沒法直接給出太明確的建議,畢竟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他們自己的人生道路,只能由他們自己來選擇,更何況這事并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來咨詢這些問題的學生,其實已經(jīng)了解了各種選擇的利弊。與其說他們是來尋找信息和建議的,不如說他們是來求安心的。選擇的恐懼總是伴隨著對未來的不安,讓人在焦慮中很難下一個決心。有時候,心理咨詢師會扮演一個簽盒的角色,在來訪者看來主意已定的時候,適時地從盒子里跳出個“上簽”來。比如他想出國了,就跟他探討一下外面的世界、好的學術(shù)環(huán)境的重要性;如果他想讀研了,就跟他探討下熟悉環(huán)境的便利、不用擔心分離的戀情;如果他想工作了,就跟他探討賺錢的好處和從工作中學習的重要性。那些其實主意已定的來訪者,聽完會安心一些。

 

但也有一些更焦慮的來訪者,覺得這還不夠。比如他們會問:

 

“可是,如果我出國了,萬一在外面孤身一人適應不了怎么辦?如果我讀研了,萬一寫不出論文畢不了業(yè)怎么辦?如果我選擇了工作,萬一到公司適應不了或者遇到糟糕的老板該怎么辦?”這些來訪者一方面希望簽盒里蹦出上簽,另一方面還希望你來證明,求簽問道這種事一點都不封建迷信或者心靈雞湯,而有切切實實的科學依據(jù)。一句話,他們希望你給出某種保證——保證他們的選擇正確,保證他們將來不會后悔,保證在通往他們選擇的路上不會遇到困難和波折。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真的安心。這時候,通常我們要跳出選項的優(yōu)劣,來聊聊“不安”本身了。發(fā)展心理學中曾有一個非常有名的“視崖”實驗。在這個實驗中,剛能爬行的嬰兒被放到一個工作平臺上,工作平臺的一半是結(jié)實的硬面,另一半是透明的樹脂玻璃,玻璃下是一個臺階,看起來像是一個斷崖。這個實驗本來是用來考察嬰兒深度知覺發(fā)展的——那些發(fā)展處深度知覺的嬰兒,會看到這個懸崖,并止步不前(他們沒法理解玻璃這種透明的東西)。但研究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別的。研究中,母親通常會站在工作臺離嬰兒較遠的一側(cè)引導嬰兒過來。嬰兒會往媽媽的方向爬,但爬到斷崖邊緣的時候,他們會終止爬行,緊張地抬頭看媽媽,仿佛希望得到媽媽的某種保證。這時候,媽媽的表情就至關重要了。如果媽媽的表情是微笑的,他們會繼續(xù)往前爬行,如果媽媽表現(xiàn)出害怕的表情,他們也會害怕,并因此止步不前。

 

這么看來,嬰兒就知道在不安中向母親尋求某種確認或保證了。這種尋求確認的本能會一直都在,它保護我們不陷入危險。而且,世界越危險,你會越焦慮,越想要這種確認。而我們尋求確認的對象,也逐漸從最初的母親,變成了工作前輩、導師、神靈、言辭綽綽的人,或者偶爾,心理咨詢師。只是有些東西發(fā)生了變化。隨著我們的選擇越來越復雜,不再會有一個不停觀察你的母親,能預知未來,并給你提示。大部分時候,沒有人知道未來會發(fā)生什么。并沒有這樣一個運算能力超強的計算機,能夠輸入所有的變量,來推演不同選擇的未來發(fā)展方向,并輸出一個更優(yōu)選項。也沒有兩條道路,一條是充滿光明的康莊大道,一條是布滿荊棘的崎嶇山路,你只要選對了路,其它一切都會自然而然地發(fā)生。事實是,道路是隨著你做的每個選擇展開的。而這條路到底如何,更是充滿了各種偶然性。不確定是絕對的,我們必須學會跟不確定相處。但不確定也沒有那么不好,除了讓人不安,它也蘊含了很多積極的東西。以前我看過一個電影叫《土撥鼠日》,講了一個人到中年的氣象播報員,不喜歡自己工作、生活、周圍的人,當然也不喜歡自己,就這么不耐煩地過著每一天。忽然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自己被困這個“土撥鼠日”里,時間在這一天停滯了。無論發(fā)生什么,醒來還是這一天。在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循環(huán)以后,他知道了所有生活會發(fā)生的事,生活的不確定性消失了。利用這種預知未來的能力,他當然可以得到任何她想要的東西:食物、鈔票、女人,但他還是不開心。他甚至嘗試自殺,可無論撞車、跳樓、觸電,他還是會從每天6點的鬧鐘中醒來,不得不重新去過一遍一切已知的一天。確定的世界就這樣變成了永生的噩夢。

 

這個電影的主角是一個中年男人,而不是一個帥小伙,這其實有特別的意義。年輕人的生活本就充滿了各種不確定。這種不確定帶來不安,也意味著更多的可能性。人正是在對不確定的應對中,推動著生命的車輪滾滾向前。所以面對不確定,我們并不是只有焦慮一種途徑。心理咨詢師Yvonne Agazarian發(fā)明了一種處理不確定焦慮的方法。這個方法大概是這樣的:如果你正在擔憂未來會發(fā)生最壞的結(jié)果。現(xiàn)在你可以想象自己正站在一個岔路口上,你把自己推到岔路口后面的未來。你相信未來一定有很多的危險在等著你,一定會發(fā)生很糟糕的事情,這讓你不安?,F(xiàn)在,你從未來回來。此刻,其實還站在這個岔路口,并沒有進入未來。你可以預知未來嗎?如果你不懂塔羅牌、不會解簽、用撲克牌算命或者懂心理咨詢,你大概并不能預知未來對吧?既然你無法預知未來,你也并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在你可以考慮重新回到岔路口,在這里,你身處現(xiàn)在,并且對未來保持好奇。就好像前面有一條路,它延綿著通往森林深處,你很好奇,你會碰到鮮花、兔子還是會遇到猛獸。如果你找到了這種好奇,也許你可以比較一下,同樣面對不確定,哪種感覺會更好一些。是不斷設想并恐懼你無法預知的未來,還是生活在此時此刻,而保持對未來的未知和好奇?在咨詢中,我經(jīng)常會用這種方法來處理焦慮。我發(fā)現(xiàn),對于不確定,人有天生的焦慮和恐懼,但也有天生的好奇心,那種想知道未來會發(fā)生什么,希望一探究竟的好奇心。這兩種反應其實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所以如果你正為不確定的未來焦慮,不如重新回到現(xiàn)在,并仔細體會,這種在“不確定”中蘊含的,讓人好奇的未來。

 

鄭重的聲明:本網(wǎng)站中轉(zhuǎn)載的一切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quán),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3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m.99yu99.com.cn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gòu)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jīng)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


?相關文章

時間 : 2020-12-03
標簽 : ,,,,,,,,,,,,,,,,,,,,,,,,,,,,,,,,,,
分類 : E 親子家庭教育
評論 : 0條

= 6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