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信心(上)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如何提高自信心(上)
我是一個從極其自卑的人變成了自信的人。那個時候,總是只看到自己的缺點,玻璃心,在意別人的看法,進而投射到環(huán)境里,便總是只看別人的缺點,然后導致自己和自己,自己和別人的關系都一度破裂。所以我當時就明白要建立自信,不只是處理好和自己的關系,也要處理好和別人的關系,要不然就不是自信,只是一個傻逼自大狂了。我決定從處理人際關系入手。我開始閱讀大量書籍,人性的弱點,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羊皮卷。。。讀的時候都是激情澎湃,想著終于找到了方法啊。讀完后我開始照著書里的說法去實踐,恩,要贊美別人,要記住別人的名字,要對人微笑,要幫助他人。。。的確我試著去做了之后,開始真的有用,好像一切要變好了。但是當我遇到一點小挫折,比如我在對人熱情的時候人家對我很冷漠,我那顆玻璃心突然又碎了,我很痛苦,我突然覺得自己很傻,我為什么要做這些,我何必這樣取悅別人,愛怎樣就怎樣不行嗎?然后我就不堅持了。這一方向沒有行得通。后來有幸看到了一些反觀自己內心方面的書籍,它們告訴我,苦苦向外求,不如向內。我開始觀察自己的內心,觀察自己遇到事情的時候,思維模式是如何的,情緒是如何變化的。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我的思維這臺機器,以完全錯誤甚至荒謬的模式在運轉。比如當它在觀察人的時候,它總是先看到他們的缺點,然而對優(yōu)點視而不見,當它在遇到不好的事情時,它首先調用的就是沮喪和失落,然后是自暴自棄,完全不假思索。這種錯誤非常之多,而且它多年以慣性運轉,錯誤已經(jīng)根深蒂固,幸好幸好,被我發(fā)現(xiàn)了。改變它們就必定能夠改變我的現(xiàn)狀了。
有人可能會覺得,你了解這個有什么用呢,卡耐基說要去贊美別人,要去幫助別人,堅持做了也可以慢慢改變思維模式啊。也許有的人可以吧,但我覺得那些指導方法都過于淺顯,他只是告訴你做些什么,但沒有告訴你為什么那么做,他沒有說服你,所以你在做的時候永遠都是在強逼著自己做,所以不可能堅持下去。而當你反觀自己,你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思維和情緒的細微變化,你看到其中對你起作用的不好的東西,你就已經(jīng)具備了很強大的拿掉他們的力量。這是很具有操作性的,我發(fā)現(xiàn)我看人的時候總是只看到缺點,那我就讓自己看到他的優(yōu)點,并且在心中默念;我發(fā)現(xiàn)我對別人的做的錯事很在意,我便思考他為什么那么做,我是否也做過類似的錯事。很神奇,我開始喜歡身邊的人,我開始理解他們,我開始明白,其實大家的每種樣子,都很合理,都是他的家庭,他的成長環(huán)境將他塑造成的這個樣子。這是關于處理自己和他人關系的方面,而對于處理自己和自己的關系,同樣也是一個道理,反觀情緒的變化,盡力將情緒控制在自己手里,讓它往合適的方向發(fā)展??隙ㄗ约?,激勵自己,用一個個小成功去逐漸建立自信。這個過程的確很難,但當我逐漸做了的時候,效果是不可思議的。我為什么要強調一下我開始喜歡身邊的人這個現(xiàn)象,因為我深刻的感受到這是我從不自信走向自信的臨界點,不自信的人往往不喜歡自己,覺得自己這不好那不好,往往也會對別人要求很高,覺得別人這不好那不好,當你開始接納身邊的人,喜歡他們的時候,你也會喜歡上自己,喜歡自己,那就是自信。
之前的答案里我主要說了反觀自己的內心,一些朋友有一些問題,我再說一下。首先,我認為自信,是一個綜合性的素質,一個自信的人,多半都集合樂觀、積極、熱情、好人緣等等特點于一身,所以你建立自信,就不能為了自信而自信,那樣你會顯得不自然。所以,這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你要從一個敏感的,消極的人,整個兒變成大方的,坦然的,從容的人。任重道遠啊。所以反觀內心,是一個入手處,有朋友也提到了,反觀自己的時候千萬不要去“喂養(yǎng)”消極情緒,你是去理性分析,而不是自怨自艾。要從情緒中跳出來。關于書籍,從浩瀚的心靈雞湯中,很不容易發(fā)現(xiàn)了一本《改變自己–心理健康自我訓練》這本,是Joseph J. Luciani寫的,這本書乍一看依然是個雞湯書,但是細細讀來,發(fā)現(xiàn)了很多比較深入的東西,他在最后一章給出了具體的做法:
1,看清自己的缺點:其實就是去認清自己的思維模式
2,分清事實和假象,這一步里,是在第一部的基礎上,讓理性的自己介入,去分析清楚我對事情的反應,是合適的嗎?我只能這樣嗎?之類的問題。
3,不要聽信雜音。第二步完成后,你內心里會出現(xiàn)很多雜音?!澳憔褪莻€loser”“你永遠做不好這些事”“你太愚蠢”,你的習慣性思維會干擾你進步,他們會不厭其煩的打垮你。你不能再相信這些聲音。
4,遺忘,轉換頻道。到這里,其實你已經(jīng)明白應該怎么做,所以就去“莽撞”的做。以前不敢上臺發(fā)言的你,就上去吧,說砸了又能怎樣,只要你不要反復告訴自己“你永遠講不好”之類的話,誰也傷害不了你。
5,持續(xù)性激發(fā)。自己每天一點一點進步,激勵自己,用小成功鑄就大成功。
這個書應該是我看到的對我有用的第一本,之后對內心真正產(chǎn)生巨大震撼的東西其實是佛學。 我不是佛教徒,而且在接觸佛學以前,還比較抵觸,因為不了解,后來發(fā)現(xiàn)佛學其實就是心的哲學。相當深奧。之前推薦的那本書是西方人寫的,所以是典型的西方式思維,就像西醫(yī)一樣,哪里痛貼哪里,痛痛痛,貼貼貼,對于急需幫助的人,的確有用,但是我們知道,人體是一個整體,每一個部分都是和其他組織協(xié)同作用的,你要徹底治好一個病,就不得不動用東方式思維,綜合調理!佛學就是這種從整體上入手,根本解決問題的東西。提到佛學,很多人第一反應想到的就是“四大皆空”,“色即是空”這種常聽到的、難懂的概念,然后就是對于假和尚假寺廟的痛斥,其實在沒接觸過真和尚,只是旅游時看看那些商業(yè)化寺廟之前,我也一樣。后來接觸了真正的寺廟(稱之為正規(guī)道場,中國大概有100多座),發(fā)現(xiàn)其中大有學問。和尚們其實主要就是在修心,然后幫助別人修心。我聽到一句“用佛學修心,用道家修身,用儒家治國”,描述的比較貼切。他們看似遠離塵世,其實是在以出世的態(tài)度做入世的事,這個具體不說了。說回自信這個東西,在佛學的概念里,就應該換一個詞了,它完全涵蓋自信、樂觀之類的東西。這個詞就是“智慧”,在我現(xiàn)階段的理解里,智慧主要包含:
1,不折磨自己。
2,不折磨別人。
3,明白一切都是變化的。
具體來說:
1,不折磨自己
你一進寺廟,一般總會發(fā)現(xiàn)有一個大肚子的呵呵笑著的彌勒佛,其實其中的用意是想告訴你,人生原本就應該以喜悅的姿態(tài)對待(與大家了解的“一切皆苦”的概念有出入,那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的,暫且不提)。你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別人不喜歡你、別人對你不好、你長得不好之類的問題煩惱,這都是缺乏智慧的體現(xiàn)。
2,不折磨別人
有智慧的人,能夠體諒別人,理解別人,善待自己的同時,善待每一個人。佛學講究因緣,一切都不是偶然,都是你自造的,你是什么樣的人,就吸引什么樣的事物。所以說,每一個人的言行,都是可以從他的角度去理解的。另外,就是明白自己的言行會對別人有什么影響。舉個例子:有個人說話刻薄,口無遮攔,得罪不少人,但是當別人對他說你以后別這么說話,他反而說:我真的沒想到你們心眼這么小。這個人就是非常缺乏智慧,他過得快樂嗎,一般這種人都不快樂,即使快樂也是裝的,大家都不喜歡你,你怎么可能快樂呢,但是他從來不從自己身上找問題,永遠怪別人。
鄭重的聲明:本網(wǎng)站中轉載的一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m.99yu99.com.cn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jīng)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