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好的父母?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如何成為好的父母?
“我又和女兒吵架了?!弊蛲砼R睡前,閨蜜發(fā)來消息。女兒玩了玩具,從來不收拾,為了這個事,她把女兒吼了一頓,還硬盯著女兒把玩具清理了一遍。孩子一邊哭,一邊迫于無奈,把玩具收拾了,最后,卻對她說:“怎么會有你這么強勢的媽媽?!边@句話,仿佛在閨蜜心頭挖了一個大坑,一直以來,她總是堅持“我不想成為,我媽那樣的媽媽?!睕]想到,不知不覺中,自己竟然活成了媽媽的影子。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矛盾與無助。閨蜜的母親,是個特別強勢的女人,但凡生活在她身邊的人,都必須按照她的習慣、模式和想法來。
在媽媽的陰影下,哪怕已經(jīng)成年的她,身上仿佛被安裝了天眼,總覺得被人控制著。直到結(jié)婚生了孩子后,她才覺得自己有了喘息和作主的機會。當年,得知自己懷孕的她,就立誓:絕不做像媽媽那樣的媽媽,要做一個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母親。沒想到,就像一條魔咒,怎么逃也逃不掉。聽著閨蜜的苦惱,想起《都挺好》中的一個情節(jié):蘇明玉和爸爸鬧到派出所,看到蘇明玉強勢蠻橫的樣子,爸爸對著她,歇斯底里的喊著蘇明玉媽媽的名字。樊勝美也說過,一個人的家庭,就是她的宿命。不禁思考,在不夠健康的原生家庭里成長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只能沿著原生家庭的老路,去過重復(fù)而討厭的生活。正如很多人說的那樣:”我爸就是這樣教我的,我就是這樣長大的。”是不是沒有“好父母”,我們就做不成“好父母”?
教育不是傳承血脈,而是與孩子共同成長
著名教育傅雷最讓人稱道的,是他與兒子多年的家書,集結(jié)成冊后的《傅雷家書》。讓我們從中學習到了,為人父母的智慧。然而,傅雷的成長環(huán)境,并不是很好。幼年喪父的他,家庭經(jīng)濟條件并不是充裕,而他的母親早年喪夫,接著又失去了3個孩子,生活錘煉著一個女人,讓她不得不堅強起來。但是,堅強和強勢,只有一字之隔,常常讓人難以把握其中的界限。接連二三受到打擊的傅傅雷的母親,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唯一剩下的孩子傅雷身上,對他十分嚴厲苛刻。傅雷曾經(jīng)用“只見愁容,不聞笑聲”來形容自己的童年。久而久之,傅雷也成了一個不茍言笑、性格剛烈的人。做了父親的傅雷,也在無形當中,沿用了母親當年對他的教育方式,對兒子傅聰特別嚴厲。說什么、做什么、怎么說、怎么做,都必須嚴格依照家規(guī)來進行,不可有絲毫逾越,否則的話,一定是一頓嚴重的體罰“伺候”。
有一次,兒子傅聰不聽話,他居然把孩子綁在家門口,讓鄰居都來看,以此來警告孩子要守規(guī)矩。直到后來,兒子留學波蘭之后,傅雷才漸漸意識到問題所在,在給兒子的信中,他寫道:“可憐的孩子,怎么你的童年會跟我的那么相似呢?”漸漸地,傅雷開始反思自己教育方式,在生活上,給予兒子無微不至的關(guān)心,在思想上,與兒子勤通信聯(lián)系,用潛移默化的方式,教育兒子如何做人、做藝術(shù)。之后,他們父子的書信,才集結(jié)成了那本凝聚著濃厚感情的《傅雷家書》。不得不承認,當我們有了父母的身份后,總會不自覺的,將自己的位置擺在比孩子更高的區(qū)域。諸如,生存能力,比孩子更強;生活經(jīng)驗,比孩子更豐富。吃過的鹽,比孩子吃過的米還要多。于是,就先入為主的斷定,自己比孩子更厲害,孩子就必須沿用我們的經(jīng)驗,服從我們的教導(dǎo)去開展他的人生。其實不然。最高級、最有效的教育,不是簡單的血脈傳承,而是與孩子共同成長。對此,傅雷也有過深刻的認識:“世界上最有力的論證莫如實際行動,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則;自己做不到的事,千萬不要要求別人。”深以為然。為人父母,最應(yīng)該做到的,不是與孩子比高下,而是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并隨著孩子的成長,去不斷修正和調(diào)整。育兒,先正已。
先看見自己,再遇見孩子
在火了一夏,剛剛結(jié)束的《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團夜當晚,一直了雷厲風行、我行我素著稱的張雨綺,憑借一段話,引得無數(shù)人稱贊。她說:“作為一個母親,我要努力啊,因為我要告訴我的寶寶們,你媽我不僅芳華絕代,還能乘風破浪?!辈坏貌怀姓J,張雨綺的確是當之無愧的“浪姐”。然而,當我們回顧她的曾經(jīng)時,印象最深的,依然是她“虎里虎氣”的性格,當眾打男友耳光,對家暴的前任毫不留情,更敢于坦然承認:“我看男人的眼光,的確不行?!痹S多人也曾分析過,她之所以會這樣,與她的原生家庭脫不了關(guān)系。原生家庭的不幸,讓她早早承擔起生活的重擔,肩負著與年齡不一樣的責任,她內(nèi)心永遠渴望一個肩膀與一份安全感??墒?,人生不會等著誰去慢慢釋懷和成長,無非是,有些人,始終停留在痛苦里,有些人,則會不斷反思,慢慢前進。還記得張雨綺在首場演出中,拿到了X牌,人人都知道,那張牌的意義是“讓節(jié)目組很為難”,只有她認為,那是無限可能。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她,又何嘗不知道,那張牌的真實意義,只不過,她愿意為此一搏,最終,她笑到了最后,讓她的孩子們看到了“乘風破浪”的媽媽。真正成熟的父母,不會一直要求孩子怎么做,而是懂得從孩子的身上,看到自己的缺陷,找回童里失去的東西,修補童年所受到的創(chuàng)傷,從而,遇見更好的自己。
在《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中,有這樣一個觀點:“教育子女,不是要我們?nèi)鴮懰麄兊娜松菫榱藘艋覀兊男撵`,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只有成熟的家長,懂得去愛孩子和欣賞孩子的家長,才能以平常心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問題?!逼鋵崳改付紤?yīng)該懂得,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與自己的“內(nèi)在小孩”對話,以及和解的過程。每個人都來自于原生家庭,我們大多數(shù)觀念和思維,都帶著父母的影子。其中,有我們認同的,有不認同的,也有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點點被同化的。當我們沒有為人父母時,它們的存在,或許只是隱藏在內(nèi)心的秘密,很多時候,甚至連自己都不知道。然而,當孩子到來之后,這些潛藏心底里的痛與哀愁,都慢慢爬出來。養(yǎng)孩子,其實,是一場人生的修行。修的,是自己童年時受的傷,通過孩子,帶我們回到童年的那個自己。行的,是自己人生的路。不枉與孩子,父母子女一場。最合格的父母,都懂得與自己的父母和解父母于我們,或許有許多傷害,他們甚至從未聽見過,我們痛苦的吶喊。又不得不承認,那真的是只是父母愛我們的一種方式,正是他們經(jīng)歷了太多,生活里的痛,才迫切而焦慮的希望,兒女們能在他們的指引和庇護下,一生順遂,無災(zāi)無難。當我們意識,父母已經(jīng)在拼盡全力,為他們的子女而努力時,也會釋然和反觀自身,我們又何嘗不是“養(yǎng)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敝徊贿^,與父母的區(qū)別在于,我們生活在一個更加多元、更加豐富的世界,可以接觸更多深入人心、理解人性的理念,輔助我們更加平和看到人生的遭遇,并接納身邊人和事。當我們接納和理解父母之后,便會更加懂得,如何去愛自己心中最重要的人,并會真誠的告訴他們:“孩子,去闖吧,去拼吧,去尋找你自己想要的生活,爸爸媽媽始終在你的身后?!弊罱K,達成與父母的和解,與童年時的自己告別,成為一名合格的父母。理解父母,接納自己,尊重孩子。
鄭重的聲明:本網(wǎng)站中轉(zhuǎn)載的一切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quán),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關(guān)注心靈健康(預(yù)約) 0592—5515516
關(guān)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dǎo))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m.99yu99.com.cn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gòu)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guān)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jīng)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