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缺一的教育(下)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揭秘三缺一的教育(下)
父母無形中的否定和打壓是孩子創(chuàng)造力最大的天敵。有一句話說,“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kid”,(直譯:撫育一個孩子需要一整個村子)其實意思是說:一個人的教育成功優(yōu)秀與否,需要大的一個整體環(huán)境的自然培育,而不是在某個方面被硬灌出來的。這個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配合的綜合條件,是一個很大的圈子。有的時候家里做得好,在學校里攀比,一下子就不能形成好的習慣,長期養(yǎng)成;有的時候學校做得好的,家里一下亂了規(guī)矩,就不可能有好的良性循環(huán)。學校方面, 我們的學校教育中很重視求同不求異,不太重視個性化教育,包括求知的欲望和天賦的能力,可能有時候客觀的條件也不允許重視太個性化的教育。因為都是很大的班上課,老師也少,沒有辦法照顧到每一個孩子的需求。沒有個性化的教育,導致的結果就是人和人的差別減少, 大家訓練得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這種優(yōu)秀的、創(chuàng)造性的人才就不容易出來。家庭方面 ,中國家庭強調個性的教養(yǎng)是比較少的。就舉例我們家。我們家老大16歲,他有時候就會反問我們:你們老覺得我不尊重父母,你們有沒有注意到我的白人同學,是怎么和自己父母對話的?他們都是比較平等的那種。所以,我們有時候就會反思,孩子的爸爸是比較嚴厲的,有時候還有大家長作風,我相信這樣的中國家長還是挺多的。舉一個例子,有一次爸爸開車,帶他和兩個印度裔好朋友一起打球,爸爸說他做事情怎么老是顯得不自信什么的?;貋砗笏嬖V我說, 在他的朋友印象中,他還是挺驕傲的那種人, 結果爸爸指責他是不自信的,這不是在打翻別人對我的印象嗎?!還當著我好朋友面這樣說我,能不能回家說說就完了。我就對他說呢,你直接和爸爸說,可以告訴你爸爸,不要當著別人的面說。孩子就照著說了,說完后,第二天回來就笑著又告訴我了,孩子爸爸又帶著他們三個人出去,第一句話就說:“Warren今天不讓我說話,我就不說了”,這個事情非常搞笑,怎么和孩子平等對話,好像教都教不會似的。這只是日常生活的小事情,在華裔社區(qū),到處可以聽到不尊重孩子意愿和個性發(fā)展的更嚴重的例子,好像強壓自己的價值觀給孩子已經成為中國父母身上的一個基本特征?!度A盛頓郵報》不久前報道過一位華裔父親的義舉。一年多以前,他的兒子在高中畢業(yè)典禮結束的當天,被醉酒駕車的另一位同學撞車身亡,一個孩子剛剛綻放人生要上大學展開新生活,做為父親,他的痛苦可想而知。
這位父親卻捐贈了120萬美元給兒子沒能上成的馬里蘭大學,專門用于研究亞裔移民子女的問題。報道中有一段父親回憶的和兒子的對話,我看得是眼淚直流。覺得非常值得全段翻譯出來,分享給大家:Paul李想念他的兒子,他說,他曾經反復想起一個往事。當Calvin上中學的時候,他說他想打職業(yè)美式足球。父子二人都是達拉斯Cowboys的球迷。“兒子,你回去好好學習,”爸爸說:“你不會成為一個美式足球選手的?!眱鹤幼穯枮槭裁础_@位父親后來說,他的回答成為他一生最大的遺憾之一。他說:“你是華人?!眱鹤涌蘖恕!爱斘蚁肫疬@個事情,我不能原諒自己?!边@位父親說:“我即便知道他可能最終不能成為一名美式足球選手,但是當他那么小的時候,我就那樣打碎了他的夢想….我知道其他的中國父母對他們的孩子在用同樣的方式。我不想再讓這種情況發(fā)生?!蔽蚁嘈蓬愃七@樣的對話每天在中國家庭的飯桌上上演,對追求個人夢想的中國孩子是無法彌補的傷害,可能延續(xù)一生。這個父親之所以有此義舉,正是孩子生命換來的覺醒。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不知不覺地劃過,但是一點一滴的積累形成的傷害可能是非常巨大的。個性教育,以及站在孩子角度看世界、對孩子的尊重要是再不引起中國家庭的重視,現(xiàn)在這個時代就跟不上了,跟不上以后社會的變化,跟不上全球變化的趨勢的改變。
成為不一樣的人,而不是成為更優(yōu)秀的人
哈佛在十幾年以前,就出過一個報告,說現(xiàn)在都是家長在累垮孩子,都是努力迎合他人的目標。其實,小孩在閑暇的時候,才能幫助他們真正發(fā)現(xiàn)自己的激情和熱情。我看到的報告有這么一種說法,非凡成就不是基于對他人成就的模仿,而是基于兩點。
第一點配合自己獨有的節(jié)奏。第二點是偶然的在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時候,以一種新穎的獨到的方式,抓住了某件時代的精神,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力量。從第二點,可以看出來,成功的偶然的因素還是挺大的,所以沒有必要盲目的追逐成功。送一句話給孩子們:Be different,not just be better.(成為不一樣的人,而不是成為更優(yōu)秀的人)我把中國家庭的這些特點講出來,是覺得確實我們有一些共同的特點,有的家庭多一些,有的家庭少一些或者沒有,因為這些影響著我們的教育,影響著我們的下一代,還影響著我們自己的生活和事業(yè),我們有時候去強化它們,有時候又特別無意識地展示著它們。在某個意義上說,作為在舊的教育方法中被教育的一代,沒有什么理由認為自己比孩子強。其實我對整體亞裔或者華人對教育的重視和通過教育來改變一個人,一個國家命運的期待還是挺樂觀的。現(xiàn)在很多年輕的父母已經在家庭教育中嘗試很多上一代父母沒有嘗試的方式;而且有很多民間教育機構,包括公立學校都在嘗試改變。當然我們不能說所有的嘗試都能成功,但是不嘗試肯定不能成功。當然,大家都悠著點,別焦慮,我們也別把家教當做一代人的事情,全部包攬,恨不得什么都要改過來,我們只要傳遞一兩點好的品質,下一代再傳遞一點,畢竟改變可能需要好幾代人的努力。
鄭重的聲明:本網站中轉載的一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http://m.99yu99.com.cn
企業(yè)微博網:?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