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兒育女,是父母一生的修行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養(yǎng)兒育女,是父母一生的修行
今天是母親節(jié),作為一個身在海外,沒有長輩在身邊的十年職場媽媽,我想分享一下怎么在養(yǎng)兒育女之余做自己。當然這一路摸爬滾打,并不輕松,尤其是二寶二歲之前的日子,非常辛苦,體力透支在公司暈倒過。不過日子苦盡甘來愈來愈上手,現在終于十年磨一劍,能夠分享我的心得。
找出自己要的是什么
每個人都是多面的。除了是媽媽,是妻子,是女兒,是員工,你還是你自己。多重身份的轉換是不是好辛苦? 其實要面面俱到并不容易,但是找到自己想要什么卻相對容易。你對現階段的你,是有想法的,你對五年后的你,是有盼望的。五年之后,你的生活會是什么樣的的畫面? 你在做什么? 和誰在一起? 日復一日的低頭拉車,也要抬頭看看星空,想象五年后的自己。你可以給五年后的自己寫一封信。不必糾結對錯或可不可能,盡可能跟隨自己的初心。五年里,孩子的變化是很大的,從剛出生,變成要入學;從小學變成中學;從中學變成大學。隨著孩子的成長,我們和孩子的關系也不可能一成不變,我們也得跟著孩子成長。五年后,我們長了5歲,我們的父母也老了5歲,這些身邊的人事物,也會動態(tài)地成為我們的一部分。
從5年后的自己倒推,轉換視角來看現在的自己。想要成為5年后的那個人,怎么從現在的你蛻變? 能不能把愿景孵化成行動目標呢? 在孵化的過程里,也許你會發(fā)現你內心真正想的,跟嘴上說的不一樣;或者是愿景根本無法孵化成行動目標。這種和自己對話的過程,能夠更了解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也或者自己根本就太貪心,什么都想要。然而,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無從開始做自己,或不覺得自己正在做自己。你會迷茫覺得沒有為了自己而活。隨著年華的老去,這種消耗感是很可怕的。找到了自己的愿景之后,能夠在每一年的行動目標之中,有意識地融入生活之中,愈來愈接近那個5年后的自己。
資源分配:時間金錢注意力
想要在多重角色之中流暢轉換,則資源分配不可不注意。人有三種資源:時間、金錢、注意力。這三種資源都是非常有限的。身為職場媽媽,在資源分配取舍中,需要果斷一點。除了上班和通勤的時間之外,孩子也許一天至少會花到你3小時的時間,加上家務事和睡覺時間,很多人根本覺得一點自己的時間都沒有。這個時候,動腦筋把運營類的事情系統(tǒng)化,就能夠減少注意力的消耗。打個比方,我絕對稱不上是能把家務做出藝術的媽媽,但是我也許是做家務做得最少的媽媽。這些年來,周末兩個小學生會負責早餐和洗衣服的工作,平常日的早上我起床后直接去上班,由老公負責早上的家務及送孩子上學。放學由課后班去接,等我下班后去接的時候,他們的作業(yè)已經完成。晚餐由做餐館的朋友送到家里,當我在檢查功課的時間,兩個孩子先把明天中午的便當給弄好。等到晚餐結束之后,把碗放入洗碗機里,開車送孩子去游泳隊練習。在等孩子練習的時候,我也在一旁徒手健身?;丶抑螅⒆邮嵯吹臅r間,我寫復盤日記。等到他們梳洗完畢后,我們會一起到房間里,分享今天的好事情及壞事情,然后送他們睡覺。因為把運營類的事情系統(tǒng)化,所以這些事情運轉起來,一點也不消耗精力,反而愈做愈順,可以把注意力放到更重要的地方。
孩子的生活規(guī)律化
生活的規(guī)律化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拉扯。孩子從小的時候,就應該嘗試讓他們能夠有一個相對比較規(guī)律的作息。當然這取決于孩子的天性,我們家的二寶就是一個磨娘精,一歲半之前,從來沒辦法睡整覺,又只要媽媽,不要爸爸。所以二寶2歲以前的無眠地獄,搞得我身心俱疲。然而,這正好突顯了孩子生活規(guī)律化的重要性。很多父母覺得孩子晚睡并不是什么問題,但其實孩子飲食和睡眠,恰恰是孩子身體健康的基石。一個孩子吃得規(guī)律,睡得好,動得多,身體自然就會長得更健壯,各方面的發(fā)育也會更均衡。生活規(guī)律化還有一個極大的好處,就是孩子能夠產生安全感和時間感。孩子在小的時候并不知道時間概念,他們的吃喝拉撒由大人來掌控。然而,在他們開始能理解大人的指示之后,我們就可以開始給他們一些規(guī)律化的訓練了。
我們在孩子1歲半之后,就開始在他們的房間放置一個電子表。早上7點鐘的時候,電子表會發(fā)出滴滴滴的聲音。如果孩子醒來的時間早于7點鐘,并開始哭鬧,我就會走進房間里,對他說,「噓! 還沒有滴滴,還要睡覺喔!」等到電子表發(fā)出滴滴滴的聲音時,我就會走進房間里,對他說,「滴滴了,起床啰!」然后把遮光窗簾拉開。只要重復地這樣做1到2個禮拜,孩子就能理解滴滴的意義是什么。之后,每天早上的滴滴聲增加為3個,一個是起床號,一個是早餐號,一個是出門號。孩子很快能理解這些是什么意義。在很小的時候,他們就能預期下一步會發(fā)生什么,所以安全感很足夠。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活動也愈來愈復雜,我們家的鬧鈴提醒,已經從電子表轉換成谷歌助理,每天有11個提醒,而孩子們的時間感也愈來愈強,常常他們會瞄一眼時鐘,算著自己還有幾分鐘可以完成事情。而更棒的是,這種小時候就養(yǎng)成的習慣,讓我們親子之間,不需要你催我吼,大家都能行云流水地完成事務。其實養(yǎng)兒育女不一定要滿滿的付出感,在兒女成長的同時,媽媽也能實現自我成長。我們是先成為自己,才成為媽媽。在母親節(jié)里,祝福全天下的母親都幸??鞓贰?/p>
鄭重的聲明:本網站中轉載的一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http://m.99yu99.com.cn
企業(yè)微博網:?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