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經生物學視角看行為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從神經生物學視角看行為
對于“事情越變越好”的癡迷其實是一種叫做“銀行家謬誤”的思維偏差:為了達到短期增長的目的而犧牲長遠利益——這個問題的核心在于,過程的樂趣和終點的樂趣,在我們頭腦中并不是等價的。四百多年前,莎士比亞用他的偉大戲劇《皆大歡喜》告訴我們,“結尾好,一切都好”。時至今日,這句話聽起來似乎仍然很有道理。不過,最近在《神經科學雜志》上發(fā)表的一項腦成像研究卻推翻了這個古老的迷思。
一件事情的結尾美好,并不意味著整個過程也一樣美好,而結尾的缺憾也不代表事情完全地不盡如人意。例如玩5局撲克牌游戲,中間贏兩局與只贏最后一局相比,理論上前者應該更讓人開心。可人的實際感覺卻未必如此,我們似乎對美好的結尾有一種執(zhí)念。事實上,這種執(zhí)念正是導致我們決策失誤的一個重要原因。圓滿的結尾,通常預示著事情隨著過程的展開,會越變越好。然而,如果目光局限于事情的終點,卻會讓我們忽視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有時候結尾雖好,但它也極其短暫,并且它的美好可能是被過程的平庸所襯托起來的。大多數(shù)人希望無限延長開心的體驗,同時又期盼一個美好的收場。在電影《哈利波特》的結尾,有些觀眾會因為主要人物鄧布利多的死而十分沮喪,覺得整個觀影體驗都不好了。已經體驗到的愉悅感,為什么要因為一個不好的結局而大打折扣呢?想象一下度假中的你,一邊是天天陽光明媚的短假期,另一邊是最后一天下雨但其余日子都陽光明媚的悠長假期,哪個更好呢?恐怕有不少人會認為,長假最后一天如果天氣不好,整個假期就被毀了。這種對于“事情越變越好”的癡迷其實是一種叫做“銀行家謬誤”的思維偏差:為了達到短期增長的目的而犧牲長遠利益。這個問題的核心在于,過程的樂趣和終點的樂趣,在我們頭腦中并不是等價的。而過分執(zhí)著于圓滿的結尾,導致的結果就是夸大了終點的樂趣,卻無法提升我們的整體感受。
神經生物學角度下的“圓滿結尾”
為了從腦科學的角度解釋這個現(xiàn)象,研究者們邀請了27位志愿者來進行一場虛擬賭博。志愿者在電腦顯示器前觀看金幣落入兩個錢罐的過程。這些金幣形狀大小不一,一個一個依次掉進錢罐。在視頻的最后,志愿者要從中選擇一個錢更多的。這種情況下,如果最后掉入錢罐的那些金幣比較大,就屬于“圓滿的結尾”。在觀察和做選擇的過程中,志愿者都躺在磁共振儀中接受大腦的掃描。研究者們通過計算分析這些腦成像數(shù)據,發(fā)現(xiàn)了人們偏好圓滿結尾的神經基礎。當我們衡量價值時,有兩個不同的腦區(qū)被激活了。其中,杏仁核區(qū)域主要處理價值的總和。杏仁核是一個復雜的腦區(qū),通常被認為是大腦的恐懼中心。過去有研究指出,它的激活能導致一系列情緒反應,引起不理性的行為。而另一方面,它又參與了像“節(jié)約”這樣的理性決策過程。杏仁核對決策的影響會受到另一個腦區(qū)——前腦島的制約。如果感受到一連串不好的結果,前腦島會加工負面情緒,并對杏仁核有抑制作用。前腦島處理的負面情緒包括惡心、厭惡,這可能解釋了為什么人們會那么討厭糟糕的結尾。在虛擬賭博實驗中,最優(yōu)解是永遠選擇金幣總數(shù)較多的儲錢罐,與最后出現(xiàn)的金幣大小無關。那些選擇最優(yōu)解的志愿者大腦中,杏仁核強烈地編碼了儲錢罐里的“整體價值”。而偏好選擇大金幣收尾的人,他們的前腦島則有更強烈的活動。換句話說,選擇最優(yōu)解的人需要主動忽略“結尾不好”帶來的負面情緒。
打個比方,假如你正在糾結去附近的希臘餐廳還是意大利餐廳吃飯,你的大腦就要計算最近在哪個餐廳的用餐體驗更加愉快。根據你的回憶,上次在希臘餐廳,所有菜式都不錯,那么整體的印象就是還不錯。而記憶中的意大利餐廳,前菜很一般,主菜還可以,而最后的甜點卻意外驚艷。那么,你很有可能因為這個“驚艷的結尾“而對意大利餐廳印象更好。大腦的這種思維傾向,滲透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身處的社會環(huán)境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腦。廣告,宣傳,假新聞等等,通過特別的敘述方式操縱著我們的認知,讓我們掉入非理性的陷阱。沒有人可以對廣告完全免疫。而思考方式被操控得越多,我們做出理性選擇的能力也越差。為了抵抗假新聞等操縱手段的侵蝕,我們確實需要凡事都多點深思熟慮。其實,大多數(shù)人已經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實踐這樣的做法。比如,做決定前先列一份利弊清單來分析情況,以此擺脫直覺控制,幫助我們得到更完善的結論。在結尾和過程的好壞比較中,不僅僅莎士比亞一個人犯了迷糊。如果日常行為過分地依賴于最近的經驗,我們自己也在不斷地錯過。下一次有沖動做某件事時,記得先停下來思考一下,用你的前額葉抵擋直覺的干擾,把注意力集中在決策最關鍵的要素上,可能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鄭重的聲明:本網站中轉載的一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http://m.99yu99.com.cn
企業(yè)微博網:?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