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質疑:孩子哪里做錯了?

129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然而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對孩子的教育都有了很大的重視,俗話說:“致天下之治者在于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于教化”,因此教育對于孩子來說十分重要,同時家長也需要科學的方法來對待孩子,那么下面先來看看這個例子。

 

案例介紹:小趙的孩子正在上小學,平時很注重培養(yǎng)孩子,有一次,發(fā)現(xiàn)孩子的試卷里有一道題目很匪夷所思,孩子做的明明沒錯,老師卻判錯了,這道孩子做錯的題目是這樣的:小提琴商店的老板花了3600元購入9把小提琴,試問要賣這些小提琴,老板應該標價多少合適。這是一道選擇題,下面有多個答案,小趙孩子選的是D(400元/把)。按照常理這個答案是對的,可老師卻給扣分了,小趙對著題目研究了半天也沒想出來所以然,心里越想越不平衡,于是就直接找老師質問:”我閨女哪里錯了?”并且將試卷中的題目拍攝給老師看。老師看完以后也耐心的和小趙解釋:3600÷9=400被打叉是有原因的,這道題不能以普通方式來解答,老師問小趙:如果你是老板,花3600批發(fā)9把琴,你每把會賣多少?賣400還有利潤嗎?面對家長的質問,老師這番解釋明顯打臉小趙,但是小趙還是很不服氣,盡管老師隨后一再解釋,現(xiàn)在的這些題目就是為了鍛煉孩子的思維和反應能力但是小趙依舊覺得很不理解??梢娙缃竦念}卻是很是讓人頭疼,那么下面這些建議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

 

(1)讓孩子反復讀題

 

孩子遇到不會的難題,很多時候不是這個題本身太難,而是題目沒有審清楚。所以,父母要先提醒孩子多讀題目,告訴孩子不要給自己消極的心理暗示——看一遍不會就一定不會,也不會遷就孩子,著急告訴孩子如何解題,甚至答案都幫孩子寫出來了,這樣孩子就會產生惰性,不愿思考,而養(yǎng)成依賴他人的壞習慣,正確的方法是,給孩子信心,告訴孩子相信自己可以,提醒孩子多看題。而一旦孩子將自己原本以為不會的題解答出來,會大大增強孩子的信心和學習的動力。

 

(2)用例題輔導

 

對于孩子反復思考也沒能解答的題目,父母不要照著原題幫他解答,而是要根據(jù)原題找一個類似的例題,與孩子一起分析、討論,弄清楚例題之后,讓孩子用同樣的思路去做原題,做到學以致用,一般情況下,弄懂了例題,孩子也就會了原題。如果還是答不出原題,就要回到例題的討論和分析上。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耐心引導,不要不耐煩,不要發(fā)脾氣。這種反復的方法雖然麻煩,卻是最能訓練孩子舉一反三的能力的。否則,只做原題,孩子永遠在被動的思維中,很難建立思維遷移的學習模式。

 

(3)只講關鍵點

 

上面說的找與原題類似的例題,來讓孩子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雖然有效,但可能很多父母不能在孩子有問題的時候,立馬找到例題。這個時候父母就要學會只分析原題的關鍵點,告訴孩子找哪些條件解哪些環(huán)節(jié),然后讓孩子自己去思考。當然,孩子逐漸長大,很多題可能家長也解答不出來。這個時候就可以考慮家教輔導,然后讓家教用“只講關鍵點”的方式點撥孩子。為了讓孩子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一定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第一步該怎樣、第二步該怎樣……這么做只會把孩子的思路限制住,相當于父母成了孩子解題的拐杖,而一旦離開父母,孩子勢必摔倒,陪孩子寫作業(yè)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情,每個孩子天資不同,性格不同,接受知識的快慢程度不同,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根據(jù)自己孩子的特點,加以引導。還要記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陪孩子寫作業(yè)時,最忌諱的是父母代替孩子思考,這不是幫孩子,而是害孩子。

 

本文轉自:鮑秀蘭診室的博客

鄭重的聲明:本網(wǎng)站中轉載的一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3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15305020431

廈門心理咨詢-官網(wǎng):?http://m.99yu99.com.cn

機構地址:廈門市思明區(qū)湖濱北路世紀海灣巴黎樓1901室

 


?相關文章

時間 : 2021-04-14
標簽 : ,,,,,,,,,,,,,,,,,,,,,,,,,,,,,,,,,
分類 : E 親子家庭教育
評論 : 0條

= 13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