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女兒的終極安全感

101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揭秘女兒的終極安全感

 

為什么有些女生在談戀愛時,特別“作”?她們要求男友時時回應自己,如果男友一天“失聯(lián)”,她們就感覺不安,焦慮煩躁;她們也能意識到自己太“霸道”,但就是控制不住;她們也想改變,不想過得那么擰巴,但沒辦法,就是無法忍受一個人獨處。相信很多人都見過這樣的女人,或許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其實,那些在感情里患得患失的女人,是想補回缺失的安全感。一個女人的終極安全感,其實是擁有它那么,這個安全感是怎么缺失的呢?以及怎么能再次擁有呢?或者說,一個女人最終的安全感是什么呢?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說說。

 

缺失的安全感,和小時候建立的依戀模式有關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爾比,通過研究1歲孩子和媽媽之間的互相情況,提出了著名的 依戀理論。他認為,孩子和媽媽之間有四種依戀模式,分別是安全型、回避型、焦慮型,以及紊亂型。

 

具體來說:

 

安全型:媽媽離開時,孩子會挽留,也會不開心,但媽媽回來,孩子會走近媽媽,要求媽媽和自己一起玩,孩子內心是安全的,不擔心媽媽不回來,或回來不理自己;

 

回避型:媽媽離開和回來,孩子都沒有太大的反應,孩子習慣媽媽不在身邊,也不期待媽媽能夠陪自己;

 

焦慮型:媽媽離開時,孩子會一直哭鬧,媽媽強行離開,孩子會憤怒,等媽媽回來后,孩子會時刻觀察媽媽,擔心媽媽再次離開;

 

紊亂型:媽媽離開后,孩子很慌張、不知所措,當媽媽回來后,也不知道怎么辦,想讓媽媽抱,又不想讓媽媽抱。

 

如果我們深入了解那些喜歡“作”的女生,很可能會發(fā)現(xiàn),她們小時候和重要撫育者(主要是父母)的關系就是安全型以外的依戀模式。她們小時候和媽媽相處時,很可能是經(jīng)常被媽媽忽視,媽媽時常強行離開,很少考慮她們的感受,也很少陪伴她們,所以成人后的她們,在與伴侶相處時,總是感覺到不安和焦慮。

 

可見,一個人的內心不安(缺少安全感),是因為沒有建立安全型依戀模式。

 

 

女人在感情里“作”,就是在找回缺失的安全感

 

心理學家施琪嘉在《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一書中指出,那些內在缺少陪伴的孩子,他們長大后會表現(xiàn)出特別粘滯和害怕分離,而這正是喜歡“作”的女人的表現(xiàn)。也就是說,“作”表達出的意思是“我想你陪我,我想和你在一起”。陪伴,是一個有人在的感覺,意味著“你把我放在重要位置,你很在意我,你很愛我”。所以,女人的“作”,就是渴望被“看見”,而“看見”就是愛的本質。女人想用“作”,來證明自己是值得被愛,自己是足夠好的。因為她們在小時候沒有和媽媽建立安全型依戀關系,在她們的內心就形成了“媽媽不愛我,媽媽不在乎我的感覺”,所以,當她們時刻想在伴侶那里“驗證”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只是,很多女人明明被伴侶深愛著,卻總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還想方設法找出伴侶不愛自己的證據(jù),這不僅會讓伴侶遠離自己,還會讓自己變得特別焦慮和煩躁。當然,如果她們能遇到一個愿意療愈,且有能力療愈她們的伴侶,她們就會有所改變,慢慢地重新找回失去的安全感。但這樣幸運的女生不多。

 

一個女人的最終安全感,是擁有愛自己的能力

 

前面說了,那些在感情里患得患失的女人,是因為她們想找回缺失的安全感,但她們又很難找到那個可以療愈自己的伴侶,這時,她們該怎么辦呢?答案是向內求。也就是說,一個女人的最終安全感,是擁有愛自己的能力。愛自己,讓自己的內心平安,而這就是自己和自己建立安全型依戀關系。首先,缺少安全感的女人,要意識到自己內心不安的緣由。知道自己為什么總是焦慮不安,這樣的“看見”源頭,就是療愈的開始。其次,學會愛自己,讓自己擁有愛的能力。精神分析學家卡倫·霍妮認為,愛自己,和誰結婚都一樣。這句話聽起來理性得讓人失望,毫無浪漫色彩,但卻是事實,因為一個人學會了愛自己,就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不會過多地向外求。而那些喜歡“作”的女人,就是一直在向外求,希望外界來滿足自己的需求,讓自己變得心安,但他們忘記了,外人給予自己的安全感才是最大的不安,因為那隨時可以消失,而自己擁有了愛自己的能力后,就會不再擔心和害怕失去了。

 

一個女人的終極安全感,其實是擁有它

 

這么說,并不是說女人學會了愛自己,就不需要伴侶,或他人的愛,而是想說,當一個女人能夠負責好自己的大部分幸福后,外人,就是錦上添花的事情了。再次,愛自己,就是渴望別人怎么對待自己,就如是地對待自己?;蛟S有人不知道如何愛自己,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渴望別人怎么對待自己,就如是地對待自己。比如,我們希望體驗那種自己很重要的感覺,那么我們就想辦法讓自己變得重要(像以自己為中心,心疼自己,滿足自己的需求等等),慢慢地,我們就會有種心安的感覺,進而不再焦慮和恐懼。

 

其實,每個人都想要安全感,用各種方法達到這個目的,但是,無論我們多么努力,擁有多少,到最后還是覺得沒有安全感。因為安全感從來無法向外求,也從來不在世界之外,它是我們內心世界的平安。作為女人,當我們看到自己早年的依戀關系,學會愛自己,接納自己的恐懼,安撫自己的內心,才會獲得終極的安全感,而這也是我們成長的過程。

 

文轉自:洛陽心理師蔣慶偉的博客

鄭重的聲明:本網(wǎng)站中轉載的一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3

廈門心理咨詢電話: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15305020431

 

廈門心理咨詢-官網(wǎng):?http://www.xmxljg.com

 

機構地址:廈門市思明區(qū)湖濱北路世紀海灣巴黎樓1901室


?相關文章

時間 : 2021-09-05
標簽 : ,,,,,,,,,,,,,,,,,,,,,,,,,,,,
分類 : E 親子家庭教育
評論 : 0條

= 14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