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真正早教的樣子(下)

101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淺談真正早教的樣子(下)

 

為什么會出現這些現象?

 

一種解釋是,在孩子身體條件還沒有發(fā)育好的情況下,強迫孩子學習超過他心智水平的知識,會增加學習的難度和痛苦程度。而這種痛苦的記憶,會帶給孩子關于學習的負面情緒,更容易讓孩子在未來的學習中產生厭學情緒。另外,最初的學習經歷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孩子的行為基礎。那些與他人一起玩耍、一起討論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團隊合作模式以及親社會行為模式,這些模式有助于他們順利度過童年和青年。而強調學習成績的課堂教學,可能造就了學生追求成功和搶先一步的零和博弈行為模式,這導致孩子未來更容易與他人產生摩擦。提出了“學渣效應”的格雷格·鄧肯則認為:那些灌輸型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之所以學習成績的領先優(yōu)勢和知識的掌握程度會迅速的消退,是因為凡是灌輸型的知識,就一定是“封閉”式的,這種知識包教包會,但是不能與別的知識產生連接,也不能跟學習者所處的世界發(fā)生關聯。這種知識,一脫離學習環(huán)境,就失去了意義。進化帶給我們的生存技能之一,就是讓我們的大腦一直傾向于忘掉那些冗余的、無意義的信息。我們需要的是“開放型”的技能,需要有意義的知識,這種知識可以產生復利效應——盡管它需要慢慢建構。如果無法搭建出開放的學習模式,參與到有意義的教育過程里,我們的學習生涯,就會是一個永遠與學渣效應作斗爭的過程,而且,這種斗爭,我們最終會輸,或早或晚。

 

在《Range》那本書里,舉了一個美國空軍學院的例子:

 

經濟學家對美國空軍學院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深度研究,在空軍學院里,學生要學習非常正規(guī)的高等數學以及科學和工程等方面的課程。所有這些課程的基礎是兩個學期的微積分,一個叫“微積分I”,一個叫“微積分II”??哲妼W院把學員隨機分成幾個班,每個班的老師不同,各有各的授課方式,但是學??己藢W生的考試題目和評分標準是完全一樣的。學校的老師大致可以分成兩類:第一類老師特別善于讓學生考出好成績:在課堂上把知識點講的通俗易懂,帶學生進行反復解題練習,課后布置針對性的習題,這些學生每一課都清楚自己學到了什么,考試的時候也是信心滿滿,成績自然也就非常好。第二類老師不給學生講解題套路:不帶學生做題型練習,反而經常給學生們講一些課本內容以外的東西,比如把微積分和物理學的知識聯系起來,甚至給學生講數學和哲學的關系,講理解世界的角度。所有這些,都不能直接用在考試上??上攵?,相比之下,這些學生的考試成績也就不怎么好。但是,研究者關心的不是學生們的考試成績,而是他們是不是真的掌握了微積分,比如學生在后續(xù)的微積分II、以及會用到微積分的科學和工程課程中的表現。對比結果非常明顯,第一類老師教出來的學生在后續(xù)課程中遭遇了不少困難,而第二類老師教出來的學生,在后續(xù)課程中則表現很好。也就是說,第二類老師,教的是真正有價值的知識。然而最值得反思的是,即便知道這樣的研究結果,學生依然更愿意選擇那個能迅速提高考試成績的老師,他們給第二類老師的評分,也要遠遠低于第一類老師。很多時候,我們自己都忘記了:考試,只是學習的工具,而不是學習的目的。

 

從各種研究數據綜合來看,如果存在一個真正有效的早教的話,那么唯一可以成功的模式,就是引領孩子掌握開放型的知識和學習方式。而在我們目前所知的范圍內,能達到這個目地的最佳方法就是——幫助孩子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最好的早教,就是養(yǎng)成孩子閱讀的習慣。我們曾經拜訪過某知名電商的創(chuàng)始人,他講了自己孩子的情況——他的女兒沒有上過早教班,沒有學習過幼小銜接課程,在上小學之前,除了玩耍就是看繪本——總共閱讀了超過兩千本的繪本和童話書。剛上小學的時候,這個孩子確實各個方面都跟不上,沒學過拼音,沒學過四則運算,學習成績全班墊底。然后小學三年級之后,這個孩子的學習成績就始終保持著全校領先,用她爸爸的話說,這是一種學習方法和思考模式上的降維打擊。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我們常說的“成年人的生活里沒有“容易“二字”,其實何止是成年人,孩子的世界也并非那么“容易”,面對這個以詭異見長的世界,那種包學包會、一問一答的知識,往往是不起作用的。上午學到的解題套路,下午的考試就可以用上,這種事情也只會發(fā)生在學校里,真正的生活里,很多時候,我們連面對的問題是什么都不知道,連有什么選項都不清楚,我們只能不斷學習,不斷積累。我們能夠教給孩子的,也就是以開放的學習態(tài)度面對世界,在一次次的抉擇中尋找“我是誰”。畢竟,真實的世界,不僅沒有容易二字,也沒有唯一的正確答案。

 

鄭重的聲明:本網站中轉載的一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3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http://m.99yu99.com.cn

企業(yè)微博網:?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


?相關文章

時間 : 2020-07-01
標簽 : ,,,,,,,,,,,,,,,,,,,,,,,,,,,,,,,,,,
分類 : E 親子家庭教育
評論 : 0條

= 15 + 14

?